其中,中国与新西兰、秘鲁、哥斯达黎加、瑞士、冰岛、韩国、澳大利亚、巴基斯坦、格鲁吉亚、毛里求斯等双边自贸协定以及亚太贸易协定将进一步降税;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(RCEP)、中国柬埔寨自贸协定自2022年1月1日起生效并实施降税。
据介绍,此次评估范围包括中国122家钢铁企业,合计粗钢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.2%。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、总工程师李新创当日对中新社记者表示,这18家竞争力达到A+级的企业,合计粗钢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9.3%。
这也导致钢铁行业利润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。自2011年起,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已连续11年研究发布中国钢铁企业竞争力评级。除18家A+级企业之外,根据这份评级报告,竞争力(暨发展质量)评级为A(特强)的钢铁企业有包括河北津西钢铁集团等在内的38家,合计粗钢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6.1%。评估围绕粗钢产量、炼钢设备先进性、铁矿石等原料保障程度、吨钢利润、环保绩效等23个指标开展。以宝武钢铁集团为例,宝钢武钢合并后,中国宝武又相继与马钢、太钢实施联合重组,托管中钢集团,并成为重庆钢铁实际控制人。
竞争力(暨发展质量)评级为B+(优强)的钢铁企业有36家,合计粗钢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0.9%。未来,李新创认为,钢铁行业的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,优质资源进一步向优秀企业集聚。1-9月,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营业收入、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22.8%、32.5%,比2019年同期分别高2.7个百分点、13.2个百分点。
政策组合拳利当前惠长远得益于财税金融、营商环境、公共服务等方面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举措,中小企业稳定健康发展取得积极成效。同时,还印发了《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》和《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若干措施》,进一步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。梁志峰表示,工信部正在健全完善百十万千梯度培育体系,力争到2025年通过中小企业双创带动孵化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、培育十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一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,以及一千家左右的制造业单项冠军。牵住创新这一牛鼻子梁志峰表示,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提升创新能力,要牵住创新这一牛鼻子。
徐晓兰介绍,目前,已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762家,带动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万多家,入库企业11.7万家。三是就业保持总体稳定。
梁志峰介绍,前三季度全国新增减税降费9100亿元;每年为市场主体减少手续费支出约240亿元;42.1%有贷款企业反映享受到了优惠利率。二是经济效益稳定恢复。多予今年中央财政新增支持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资金,目前已经安排35亿元支持1300多家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,安排30亿元继续实施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减补政策。我们将重点推动落实好这两个文件,联合财政部通过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,进一步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加大创新投入,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运用,带动地方政府加强创新支持,以创新驱动中小企业行稳致远。
四是创新活力不断增强。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介绍,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:一是企业数量稳步增长。11月23日,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,介绍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有关情况。2020年,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同比增长12.1%,申请专利84.5万件,同比增长20%。
服务1-10月份,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带动11万家服务机构围绕政策发布、技术创新、投融资、人才培训、市场开拓等中小企业共性需求开展服务476万多次,服务企业6098万家(次)。她表示,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创新能力强劲。
小巨人企业的研发人员占比基本达到25%,平均研发强度超过了7%;小巨人企业平均专利数超过50项,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排头兵领头雁。今年11月,14家小巨人企业参与申报的13个项目获得了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,可以说小巨人企业支撑了创新的大格局。
培优完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,今年培育了第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930家,是前两批总数的1.5倍,带动各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万多家,入库培育11.7万家。梁志峰介绍,此次印发的《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若干措施》和《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》就是从不同角度对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作出的安排。加强中小企业竞争力还需完善梯度培育体系。截至9月末,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从业人员5010.2万人,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68.2%。为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,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出台了《关于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的通知》,从加大纾困资金支持力度、进一步推进减税降费、灵活精准运用多种金融政策工具、推动缓解成本上涨压力、加强用电保障、支持企业稳岗扩岗、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、着力扩大市场需求、全面压实责任等9个方面,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举措。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介绍,新增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,支持地方法人银行增加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贷款
梁志峰介绍,前三季度全国新增减税降费9100亿元;每年为市场主体减少手续费支出约240亿元;42.1%有贷款企业反映享受到了优惠利率。四是创新活力不断增强。
少取、多予、服务、培优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、推动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,国家做了哪些工作?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介绍,可用少取、多予、服务、培优概括。11月23日,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,介绍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有关情况。
二是经济效益稳定恢复。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介绍,新增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,支持地方法人银行增加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贷款。
截至9月末,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从业人员5010.2万人,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68.2%。目前全国市场主体已达到1.5亿户,其中企业4600万户,99%以上的企业是中小企业。今年11月,14家小巨人企业参与申报的13个项目获得了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,可以说小巨人企业支撑了创新的大格局。培优完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,今年培育了第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930家,是前两批总数的1.5倍,带动各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万多家,入库培育11.7万家。
我们将重点推动落实好这两个文件,联合财政部通过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,进一步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加大创新投入,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运用,带动地方政府加强创新支持,以创新驱动中小企业行稳致远。少取加大减税降费力度,出台阶段性提高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,降低部分小微企业所得税、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等政策。
徐晓兰介绍,目前,已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762家,带动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万多家,入库企业11.7万家。徐晓兰表示,近期受原材料价格高企、物流成本高、新冠肺炎疫情散发、用电紧张等因素影响,中小企业主要经营指标增速放缓,下行压力加大。
同时,还印发了《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》和《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若干措施》,进一步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。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介绍,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:一是企业数量稳步增长。
三是就业保持总体稳定。牵住创新这一牛鼻子梁志峰表示,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提升创新能力,要牵住创新这一牛鼻子。1-9月,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营业收入、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22.8%、32.5%,比2019年同期分别高2.7个百分点、13.2个百分点。政策组合拳利当前惠长远得益于财税金融、营商环境、公共服务等方面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举措,中小企业稳定健康发展取得积极成效。
小巨人企业的研发人员占比基本达到25%,平均研发强度超过了7%;小巨人企业平均专利数超过50项,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排头兵领头雁。为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,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出台了《关于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的通知》,从加大纾困资金支持力度、进一步推进减税降费、灵活精准运用多种金融政策工具、推动缓解成本上涨压力、加强用电保障、支持企业稳岗扩岗、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、着力扩大市场需求、全面压实责任等9个方面,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举措。
梁志峰介绍,此次印发的《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若干措施》和《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》就是从不同角度对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作出的安排。服务1-10月份,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带动11万家服务机构围绕政策发布、技术创新、投融资、人才培训、市场开拓等中小企业共性需求开展服务476万多次,服务企业6098万家(次)。
多予今年中央财政新增支持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资金,目前已经安排35亿元支持1300多家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,安排30亿元继续实施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减补政策。加强中小企业竞争力还需完善梯度培育体系。